联系我们Contact

电话

01084321498

邮编

100015

联系人

戚燕

邮件

mishuchu@tc284.com

3项国家标准发布

点击数:282025-09-10 17:20:40 来源: 全国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根据2025年第19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关于批准发布<钢板和钢带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要求>等416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和3项推荐性国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全国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4,以下简称标委会)归日的GB/T 7247.8-2025《激光产品的安全 第8部分:作用于人的激光安全使用指南》和GB/T 7247.14-2025《激光产品的安全 第14部分:用户指南》2项国家标准于2025年8月1日正式发布。


根据2025年第21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关于批准发布<包装储运图形符号标志>等622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和6项推荐性国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全国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4,以下简称标委会)归日的GB/T 30117.6-2025《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 第6部分:紫外线灯产品》于2025年8月29日正式发布。




GB/T 30117.6-2025

《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 第6部分:紫外线灯产品》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标委)2023年12月28日发布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3年第四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3〕63号),计划制定推荐性国家标准《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 第6部分:紫外线灯产品》,计划编号:20232024-T-604。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全国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4)归口、杭州三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牵头起草,项目周期为16个月。全国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相干光辐射安全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4/SC4)执行。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紫外线灯产品[包括紫外线发光二极管(UVLED)灯产品]的光辐射安全要求,光辐射安全评估和紫外线灯产品风险等级的要求,给出了用户使用安全措施相关信息以及紫外线灯产品的相应标识。本标准项目适用于以紫外辐射为主要用途的灯和灯系统,且180nm~3000nm发射的辐射功率有一半以上位于180nm~400nm的光谱范围内。如果180nm~3000nm发出的光辐射有一半以上不在180nm~400nm的光谱区内,则使用GB/T30117.1—2024。本文件适用于主要发射紫外辐射的医疗诊断和美容设备或产品。由于紫外辐射的光生物效应是基于所接收的总累积曝辐量(剂量),本文件基于“时间累加平均”曝辐量的概念,其中用于确定风险等级(RG)的评估距离是根据实际照射距离和照射持续时间确定的。换言之,人们不会在很近距离(例如20cm~30cm)下长时间暴露于紫外辐射中。本标准提供了针对特定应用和实际情况的评估距离和具体指导,不同于GB/T30117.1—2024中的一般通用值;在GB/T30117.1—2024中其具体应用是未知的,时间累加平均曝辐量不是针对特定应用的产品。本标准不适用于:

 • 主要发射可见光(如普通照明光源)和/或红外辐射的灯产品; 

 • 用于普通照明、红外照明或加热的灯产品,这些产品在在相应单独的标准中规定;

 • 用于晒黑皮肤的紫外荧光灯(符合GB/T4706.85—2024,或见GB/T21096—2013); 

 • 医用治疗设备或产品(符合YY9706.257—2021); 

 • 非光学危害,如臭氧、汞等。 


注:当产品在中国市场流通时,相关标识信息见GB44703

社会效益和意义

1)经济效益 

本标准统一了国内紫外线灯产品的光生物安全评价要求,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升级。同时,规范化的要求能够确保产品与国际标准接轨,促进国际贸易与合作,为相关产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2)社会效益 

本标准提出了紫外线灯产品的标识规范和安全防控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因光辐射导致的安全事故和损失,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此外,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强化市场监管,减少不正当竞争和低价劣质产品的流通,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 

3)生态效益 

本标准通过全面评估紫外线灯产品的光辐射安全,确保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产品不会对人体造成光生物危害,从而降低因紫外线辐射不当使用导致的健康风险。对于风险等级较高的RG2和RG3类紫外线灯产品,要求配备防护装置和传感器等保护措施,以减少中高风险产品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同时,通过明确的安全要求和风险评估方法,指导用户科学合理地使用紫外线灯产品,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促进紫外线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来看,本标准的实施将为经济、社会和生态各领域带来长远的积极影响,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创新升级。







2



GB/T 7247.8-2025

《激光产品的安全 第8部分:作用于人的激光安全使用指南》


《激光产品的安全  第8部分:激光对人体安全性的使用指南》推荐性国家标准是根据国标委发[2023]63号文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3年第四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进行制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全国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4)归口,起草单位是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中国计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北京京仪光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瑞柯恩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奇致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检验检测认证总院工业产品检验检测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等,计划编号为 20232016-T-604,项目起止时间为2023年12月28日至2025 年4月28日,项目周期为16个月。



范围

本标准为雇主、责任人、激光安全员、激光操作者和其他相关人员提供指南,指导1C、3B或4类的激光器和激光设备对人体介入应用的安全使用,不包括消费品的使用。注1:激光设备的使用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医疗场所、牙科护理、理疗、美容和整形场所。注2:有关中国市场的产品标识的内容见GB44703。本标准说明了为激光操作者、患者、顾客、员工、维护人员和其他人员的安全所推荐的控制措施。为了更好地理解防护的基本原则,本标准简要描述了激光设备或装置的工程控制。本标准涵盖的范围包括: 

 ———光束传输系统; 

 ———激光辐射的生物效应; 

 ———事故和危险情况报告; 

 ———检查清单。 

本标准适用于GB/T7247.1—2024所述的激光产品。本文件不包括医疗相关的建议,比如关于治疗适应证、禁忌证、患者或顾客状态、医疗或美容治疗程序、斑贴试验、药物、不良组织或皮肤状态以及随访控制。

社会效益和意义

本标准作为使用指南,是对作用于人的激光安全使用的指导性文件。标准中不涉及安全要求,故没有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 激光器目前作为一种重要的光源,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军事、医疗等。激光器发射可见或不可见的光辐射,或两者同时发射。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辐射是一种几乎没有发散平行光束。这意味着激光能在相当长的距离内保持其本身很高的辐照度。由于激光的辐射特性,可能对眼睛和皮肤产生损伤。激光器在操作过程中对在场的所有人产生危险。缺乏保护措施、使用有故障的激光设备、光束指向错误或激光器控制或设置不当,都可能造成严重的损伤风险(尤其是对眼睛)或不良影响。本文件将激光安全纳入激光实践中,所描述的激光安全信息和措施为确保激光的安全使用非常关键。 同时,虽然激光操作者对激光使用期间的安全负有直接责任,但责任人依然应该承担起建立系统安全使用框架的责任。本文件明确了激光安全员的职责,强调了对所有参与安装、操作、维护和服务提供实用指南的员工进行适当激光安全培训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激光受控区和安全指示措施,从根本上确保了激光使用8 的安全。 本标准作为安全使用激光指南,为所有与激光接触的相关人员提供指南,除消费品的使用外,指导在激光束对人体的介入应用中安全使用类别为1C、3B或4 类的激光器和激光设备,涵盖的主题领域包括光束传输系统、激光辐射的生物效应、事故和危险情况报告以及检查表,通过指导如何建立安全程序、预防措施和使用人员控制措施,来加强对人员激光辐射和其他相关危险的防护。








3




GB/T 7247.14—2025

《激光产品的安全 第14部分 用户指南》

《激光产品的安全 第14部分:用户指南》推荐性国家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标委)于2023年12月28日发布的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3年第四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 》(国标委发【2023】63 号)文件进行制定。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全国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4)归口,起草单位是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天弘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仪光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湖南大科激光有限公司、西安中科微精光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汉邦激光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编号20232015-T-604,项目起止时间为2023年12月28日至2025年4月28日,项目周期为16个月。


范围

本标准根据GB/T7247.1—2024给出了激光产品的安全使用最佳指南。本文件使用的术语“激光产品”和“激光设备”是涉及所有由受激发射而产生光辐射的装置、组件或系统。1类激光产品通常不产生光束危害,2类和3R类只产生极小的危害。这些产品的安全使用通常遵守产品的警告标志和制造商的安全操作指南即可。

本标准描述的进一步防护措施对于1类、2类和3R类激光产品不是必需的。 

注:有关中国市场的产品标识的内容见GB44703。 

本标准强调评估高功率激光器的风险,但低功率激光器的用户也能从这些信息中受益。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已售或待售包含激光器的产品,也适用于特殊构造的激光器(包括试验和样机系统)。

社会效益和意义

激光广泛应用与精密加工、显示照明、雷达通信、科学实验等领域。激光器,尤其是激光加工机对眼睛和皮肤具有损伤风险,且对眼睛的损伤是不可逆的过程,为了使激光发挥对人们有益的积极作用,避免激光对人身的损伤和伤害,非常有必要对激光的安全使用 制定使用指南。国际电工委员会成立了专门的 IEC TC76 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技术委员会,制定了系列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国际标准 IEC 60825 IEC TR 60825 14 用户指南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标准。修订该标准,使其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有利于更好的维护光辐射安全,保护公众健康安全。《激光产品安全 第14部分:用户指南》标准修订后,规范了激光产品的安全使用,帮助激光产品用户及其制造商了解安全管理总则、识别可能产生的危害、评估潜在危险的伤害性、建立和给予适当的控制措施。









全国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84)


      负责激光基础技术、激光器件和材料、激光设备(不含文物保护激光设备)、光辐射安全及相关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对口国际电工委员会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技术委员会(IEC/TC76)。


 ·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010-84321498
网    址:www.tc284.com      
邮    箱:mishuchu@tc284.com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北门
邮    编:100015    






【责任编辑:(Top) 返回页面顶端